站群导航

吴中教育

高中

初中

小学

幼儿园

其他

手机版
您的位置: 首页 >校务公开>工作安排>详细内容

工作安排

2023-2024学年第二学期姑苏实验小学学校工作计划

来源:本校 发布时间:2024-02-12 16:10:43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在融合中推    在推进中提质

2023-2024学年第二学期姑苏实验小学学校工作计划

指导思想:

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努力做好师生员工的服务与引领工作,全心全意服务于教师,服于学生,努力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,引领教师向好,向优发展,成为幸福教育人;引领学生全面发展,成人成才,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。携手全体师生共建学校美好未来,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。

 

具体工作:

一、党建与校建融合推进。

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,以抓党促教师发展,促学校发目标,将党建工作融于日常工作中,突出问题导向,强化使命担当,持续推支部领行、党员带工程,通过党员行政人员的示范引领,推进学校各项工作。

通过党员冬训活动,开展集中的主题党日学习和党史自主学习,行政党员要形成心有信仰、脑有方向、肩担使命、手握力量的正能量,并在各自的条线工作中主动担当、奋力拼搏,共同建敢担当,比实的工作理念,实做就不,立足本职岗位,开亮身份、践承诺、树形岗位实践活动。引领行政领导和党员教师的自觉的底气的本领,把事情做好,做优的愿望,有担当,有作为,身先士卒,实+巧干,遇到问题困难能主动面对和解决,不断进行能力提升、素质升级、本领扩容,实践新挑战、打开新局面。并将这种精神影响身边的人,身边的团队,引领全体教师齐心协力,团结实干,拼搏进取。并通过书记项目《和雅教师育慧雅学生》,培育好良师和名师,发展好慧雅学生。同时,引领教师将爱党、爱国的精神融入到思政课和各科教学中,引领学生爱党,爱国,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,厚植爱国情怀,为祖国未来发展积聚能量。

二、       教育与安全融合推进。

   教育是学校的核心工作,安全是学校所有工作的根基,没有安全,一切都归零,所以学校工作中,安全无上限(许英,刘建峰,许辛杰,余乐伟,),安全的内容包括教育教学安全,身心健康安全、信息安全、用电用气安全、校园设施安全、学生活动安全等,安全与每一位教师息息相关,每一位教师都要增强安全意识,要有危险的预判能力,发现问题及时汇报,及时解决。

校办,德育处、教务处,教科室、教技室继续做好常管理工作。德育常规,教学常规,安全常规常抓不懈。正副班主任管理到位,班队日常管理,班级七项评比,学生行为习惯培养,心理健康教育,传统文化与红色教育要抓好,通过正副班主任的有效管理,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,杜绝学生发生安全事故。

教学方面的教学七认真工作,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规范和优化,要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和谐发展。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,通过实实在在的七认真管理,促进学校质量的稳步提升。

总务处,校园卫生,校园设施,教学设备(电器)、技防设施,食堂食品安全,学生健康管理落实到人,管理到位。特别是食品安全,严格按照标准来执行,把好进菜关,行政轮流参与验菜,严格查看品牌、生产日期、菜品质量、调料品质等,严格把好进菜质量关。其次,在制作过程中,清洗与熟食制作严格按规范操作,使用正规食品佐料,禁用食品添加剂,生熟分开,制作与食用时间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,防止菜品变质,每天做好生熟菜的留样与保存。第三、食品工作人员加强培训,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并运用好,佩戴口罩进行清洗和分餐,规范清洗菜品和学生餐具用品,学生餐具用品每天做好高温消杀,确保每个餐具卫生安全。通过多举措,让每个学生吃到安全、美味的饭菜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。

安全方面,各部也要协调关注,发现问题及时汇报,及时处理和解决。

三、       良师与名师融合推进。

每个教师应有两个目标,良师与名师,先成良师,再成名师。

良师是指使学生得到教益的认真的,负责的道德高尚好老师为师者,应有一个初心和价值追求,成为一名良师。良师的核心素养是,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,我们要学习教育家精神,汲取营养,内化自己的行为和优化实践。鼓励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全身心的工作,认真做好教学七认真工作,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,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,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思想道德的引领者(爱党爱国,道德高尚,友爱同学,有正能量),学业成绩的助推者(成绩越教越好,越教越想学),成为家长和学生心目中有分量,有地位可信任的良师。

1.       优化师德师风建设,提师德。德育处要加强教师师德教育,开展师德承诺和践行活动,提升教师的职业理想,引导教师敬岗爱业,为人师表,教书育人,爱生如子。教师要喜欢上你的学生,要与学生多相处,课余时间多进班级,多与学生谈心,发现孩子身上的长处、闪光点,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,相出相关对策。本学期将开展师德演讲,我的教育故事、班主任节,评选爱生模范,最美教师等,以优秀教师的师德事迹影响更多的教师。

2.       邀请专家赋能教师,提师能。

    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师发展的需要,将继续聘请市区各学科教研员,特级教师来校讲学指导,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、班级管理、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,手把手的教,面对面的教,借助专家思维,实现弯道超车。同时,发挥校内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专长,开展微讲座,课堂展示,带团队等形式,赋能教师共成长。

3.       倡导团队合作助力,提师慧。

借助办公室,年级组,教研组等团队,加强组织内合作倡导互帮互助,齐心协力办好事,育人好的理念,教研组长带领学科组共同教研,分工合作,优化备课教学设计、课件制作、作业设计、活动设计和练习设计,并实现资源共享,同时,进行质量信息共享与分析,质量优的教师进行组内分享,质量差的教师主动向质量优的请教学习,可以采沉浸式一日跟岗进行学习。教研组长还要特别关注新教师和薄弱教师,多关心,多帮扶,多督促,多跟踪,进行持续地闭环式跟踪帮扶使团队没有短板,成为优秀团队本学期开评优秀团,队员的优秀成果,组长可以共享(如评职称,评先评优)。

4.       构建学习反思场域,提师能。

结合全员阅读,开展青年教师阅读,教师的阅读分同伴共享阅读与师生悦读。教师结合自己所订的杂志和学校推荐的专业书籍,通过共读一本好书,共读一篇好文,各学科组每月进行一次阅读分享会,分享自己阅读的收获与思考,通过同伴启智增慧,提升自己的教学认知和教学能力。同时教师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,在课堂与班级管理中进行实践反思,--- 中修炼提升自己。OpenAI 研发的chat gpt人工智能自动生PPT,文字,视频提醒我们必须学习。

5.       构建教师成长梯队,提师能(动力)。

结合学校教师现状,在教师成长为良师的基础上,构建市区名师成长梯队,建立名师成长档案和发展规划。对于要参评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,采用优先原则,导师帮扶,学校助力,定期跟进,分期实现,缺什么补什么,能评的先评,能上的先上,评上以后,再帮助别的教师,以点带面,形成成长梯队和互助链。本年度争取新增区学科带头2人,区骨干教3名,区评优课获5人,中学高级教1人。

6.承办教育教学活动,提师能。通过承办相关活动,提供教师更多课堂教学实践锻炼的机会在大型公开化的教学中,练胆,提能,积淀。

四、       习惯与质量共推进。

良好的习惯是提升质量的保障和动力。因此,习惯培养重在内容的理解性学习和高质量落实。理解性学习即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,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,对他有什么好影响,让大多数学生从内心去接受,并让大部分学生去影响少部分学生。

1)德育方面:结合《中小学生守则》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《学生一日常规细则》《学生七项管理竞赛管理目标》《南苑德馨课程》和学生现状,集体商定,双线并进,少先队发布,教师训练,行政检查跟进,以习惯主题周的形式加强训练基于爱校如家和雅行两个词,自觉规范优化自己的言行,具体表现在同学间文明交流、路队行进安静有序、课间不追逐打闹、爱护公物和班级主动帮助别人,自觉做好八礼之前五礼,仪表之礼、餐饮之礼、言谈之礼、待人之礼、行走之礼、观赏之礼、旅游之礼、仪式之礼

2教学方面:力抓一系列课堂教学常规,并将上述德育方面的养成落实结合其中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针对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要求,养做好课前准备、提前候课、专心听讲、积极思考、踊跃发言、仔细阅读、认真作业、预习复等良好习惯,并突出各学科特有的学习品质,如:语文学科听说读

(3)教师方面:教师也应有良好的教学习惯,如认真研读教材,经常深入班级、提1分钟进班侯课(准备教学)、加强学生行为与学习习惯训练、及时批改作业、整理错题、举一反三设计练习、反思优化教学等。

采用行为与学习习惯双线并进的形式展开,习惯养成的关键,持之以恒,久久为功,步步为营,层层见效。贾玲和《热辣滚烫》给我3点启示:信仰(追求)、行动、坚持。

五、       科研与教研融合推进。

教学的是有规律的,学生的认知也是有规律的,可理解的适切的教才能更好的被学生所理解与运用,当前,正值新课程改革,项目化学习、跨学科主题学习、任务群学习、大概念教学、单元主题教学、语言活动观、学科核心素养等一些新概念,新教学层出不穷,如何抓住本质,牵住牛鼻子,这就需要研究,教与研是分不开的。因此,我们要将科研与教研融合推进。

1.       问题导向,提炼实践课题。各学科组,结合我们教学实际和本学科当前新课改的热点和难点,确定学期研究的重点,提炼申报成课题研究,组内教师共同研究,所有的教研活动的课都结合课题展开,磨课与评课时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展开,在集体反复的研讨中,清晰问题的解决办法,撰写成文,形成论文和案例,形成经验,促进团队教师共同成长。

2.       深度教研,提升教学素养。本学期尝试探索深度教研,以深度教研为抓手,创新教研形式,提升教研实效性。1)主题式教研A.结合课题与教研主题,先由教研组长向大家呈现相关学习主题与学习文献资料,即主题式阅读B.主题式研课,教研组内团队集体备课,团队核心成员共同参与备课,设计教学流程C.团队成员集体听课,发表见解,修改优化教学流程再上D.(过关后)共享资源,实践自己的课堂F.如果有专家指导,指导过后再优化,换人再上。将一节课磨细、磨优、磨精,整理好成为教研组的共同资源和集体资产G、进行设计分析和案例分析。基于主题,选取相关联的教学片断,写成案例评析,形成论文,参加比赛或发表。2)经典课例解剖。教研组带着主题与问题共观经典课例,然后结合研讨主题展开课例分析讨论,每个人都做好发言准备,分管教导随机选取教师进5分钟点评,结合主题重点说说课的优秀之处,为我所用之处,评议时理论联系实际,回顾课例进行品鉴,品鉴后教师自愿报名进行模仿秀,结合学生实际融入自己想法,迁移式微创新执教同课。

3.       质量导向,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。基于学科教学目标和素养导向,进行逆向设计,把握住单元与课时的核心内容,把握好重难点,搭建好学习支架,设计学生可理解,能促进学生扎实掌握核心内容,通过有效的练习助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,建构联结性知识和结构化知识,实现举一反三,迁移创新。同时,变革课堂结构,建对话交实践训剖错优反思总的课堂,每堂课师生话语控制2:5,每堂课5-10分钟当堂练,课的最1分钟可让学生反思总结。中高年级建议让学生尝试记笔记,课后看笔记,消化与内化学习重点。

4.       品质导向,精练精批。教师的批改及时细致,不错批漏批,批后有记录与反思,核心学科每个教师有一本错题,典型的错题要分析原因,在接下来的课时中滚动呈现,持续变式与进阶训练,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学会应用。

六、文化内涵建设与素养发展融合推进。

学校将构建看得见,能实践,有行为指向的文化内涵建设,结合学校的校名和校训,和雅文化将是我们探索的重点。和、融和、和谐。雅,雅而有致。学校将打造和雅的校园物态环境,和雅的教育文化和学习文化,和雅课程文化等 

教师在教学中能善于学习,博采众长,融合各种资源和教学方法,丰厚自己的教育艺术与能力,从容雅致的教学,做和雅教师。

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建构,主动联结、实践与反思,优化融合,举一反三,迁移创新,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和提升学习能力、学习品质,自信聪慧,成为和雅学生。

1、       在学科活动中提升素养。本学期,结合大阅读,文化节等活动,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素养活动,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实践学科知识,让知识成为有意义和生命力的活性知识,而不沉睡的惰性知识,当知识富有意义,就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间的联结,结构化,情景化,迁移和创新,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。

2、       在跨学科活动中提升素养。能力是在实践中提升的,融而能和需要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机会,本学期将开展跨学科学习实践,各教研组先整体研读教材,尝试发现学科中隐含的别的学科的主题或内容,进行学科组之间商量,共同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,让学生在跨学科中综合运用各类信息与知识,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,提高学生核心素养     

七、强势项目与弱势力项目融合推进。

1细化做实品格提升工程。根据品格提升工程设计,将文本的内容落实到学习实践生活中,评选仁爱好少年,开展仁爱品格系列活动。

2特色项目(学科)做强。体育各项社团活动要开展好,体育手球要训练好,争取在市运会取得好成绩。跆拳道社团要落实好,争取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。另外,结合省市区重大比赛,提前做好准备,认真辅导,要争取好成绩。学科方面,数学、英语、体育、劳动、音乐要做强,由个人向强团队发展。

3弱势项目(学科)奋力追赶。道德与法治、科学、语文、综研等学科要加把劲,通过教研、比赛等活动,加强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价值追求,借助专家力量提升团队战斗力。另外教育科研也要加强,加强教师的阅读、课题研究和课堂研究能力的培养,加强研究指导,推荐优秀的文章参赛和发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